浏览量:0

昆山市2018年教育技术工作总结及2019年工作思路

2019年03月22日

昆山市2018年教育技术工作总结及2019年工作思路

 

一、2018年工作总结

一年来,在教育局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各校的大力支持下,坚持以全面推进“智慧校园”建设为抓手,加快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的深度融合,为推动我市的教育发展改革、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学质量发挥了一定的支撑作用,较好地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各项工作任务。

1.智慧教育项目顺利实施。顺利实施智慧教育六期工程,完成了智慧教育六期工程建设的项目调研、方案细化、项目评审、招投标工作,目前已经顺利进入软件开发阶段。其中,已经完成教师招聘系统的改造,并先期启动招生入学系统的原型设计与开发。完成网络中心核心交换机升级和服务器存储扩容,新增1台核心交换机、2台磁盘柜、32块硬盘。完成日志服务器和SSL VPN设备的采购部署、天融信广域网负载均衡器调试、积分入学服务器优化和学校上网行为的集中部署,教育城域网数据中心的安全得到了进一步加固。新增移动1000M互联网专线的接入,目前教育专网互联网总带宽3000M,忙时利用率65%。

2.平台功能得到进一步完善。根据使用实际,进一步对智慧教育云平台和智慧昆山APP教育版块功能进行了完善。开发了成长轨迹、初中生成绩分析功能,对学生身体发展情况和学科成绩强弱项进行分析,以柱状图和雷达图的形式直观展现。升级学费在线缴纳功能,将农商行学生缴费和建设银行学生缴费功能进行了整合,覆盖昆山200余所学校,为市民提供便捷的学生缴费服务。同时,开发了全市消息推送功能,支持按学段、年级、用户身份等多种途径的发送选择,方便教育局管理发送重要通知。改善了智慧昆山APP消息推送和短信提醒的机制,提供更加准确的消息推送和短消息提醒服务,方便家长读取家校互动消息。对接省语音学习平台,将语音学习功能整合进师生网络学习空间,并在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推广使用。

3.技术服务能力得到加强。客服工作方面,积极为教师、家长、学生解决教育云平台和APP有关教育功能使用问题。截止目前,昆山智慧教育QQ群内,为教师解决1206条问题;96296呼叫中心,解答有关教育咨询类问题共3970条;家长微信客服号,从3个号增至6个号,共计27107位用户关注,平均每天解答55个问题左右,共解决1.8万余条教育咨询问题。技术运维方面,技术后台协助前台人员(含智慧昆山客服)解决问题272起,其中处理21个变更需求开发及漏洞修复工作。累计完成5132万条家校互动数据归档、2170万条用户访问日志的归档、1337万条满意度调查数据归档以及2017~2018年度第2学期全市中小学、幼儿园素质报告数据的归档工作。另外,全力做好积分入学平台的运维、技术咨询解答、积分人员信息的删减、数据调整等事务,并对学校和窗口的业务人员、区镇管理员开展了5次相关业务培训。网络安全方面,制定了《昆山市教育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应急预案》,212所学校完成了领导小组、应急保障小组以及应急预案的制定,有效保障了教育专网的安全和稳定运行。完成了实验小学等18所学校网站迁移,目前网站集群中共有123个学校入驻。加强网络安全检查,分别于8月份、10月份和11月份开展了校园网络及信息系统自查、抽查和数据填报工作,保障了教育系统网络与信息的安全。

4.智慧校园建设深入推进。一年来,共完成54个学校信息化建设项目的审批(其中未来教室(含录播教室)7个,云机房、云办公14个,校园无线覆盖3个,学校智能化系统16个,其它项目10个),新增未来教室8个,完成8个标准化考场的升级改造。完成人大复印数据库和智慧教育云平台的对接。开展第二批基础教育微课资源征集评选工作,共征集中小学、幼儿园资源3992个,其中1818个微课资源获评优秀。教育云平台全面使用,其中,学校绿色评价系统在全市所有中小学和成职校首次成功推广,且使用效果反映良好。另外,在5所高中引进学业大数据系统,采集分析学生作业、考试以及学习过程的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和诊断,教师教学定位更准确,针对性更强,学生学习更高效。开展苏州市星级智慧校园创建工作,完成对10所首批创建学校的材料审核与初评,12月份,通过了苏州市教育局的评估验收。

5.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不断提升。组织开展了2018年春、秋两季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提升培训、中小学“智慧课堂”教学实践研究培训、中小学“智慧课堂”教学能力提升培训以及网络安全管理培训,参训人数共达4772人。另外,组织我市建有未来教室的学校教技主任、智慧课堂研究组组长赴上海学习考察智慧课堂,参观光新学校、真如文英小学,并交流数字化教学经验。开展了校园网站、信息化教学能手优秀课、多媒体教学软件、校园电视节目、智慧课堂优秀课、教育技术论文和中小学电脑作品等评比活动,并择优推荐参加苏州市级及以上信息化竞赛活动。在苏州市级以上获奖527人次,其中省级以上262人次。其中,在“2018年全国中小学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研讨会暨基于交互技术的教学观摩活动教学课例评比”中,我市有27个课例获奖,其中一等奖3个、二等奖10个、三等奖14个。在全国中小学校园电视节目评选中,获得一等奖13个、二等奖39个、三等奖52个、优秀奖6个。在全国教育电视优秀教学课例评选活动中,获一等奖12个,二等奖92个,三等奖6个。在全国中小学生电脑作品制作比赛中,获三等奖3个。在全国多媒体教学软件比赛中,获得二等奖1个。在全省中小学网络安全知识竞赛中,我市4位同学代表苏州参加决赛,分获小学和中学组一等奖。另有2位教师代表苏州参加江苏省信息化教学能手优秀课评比,获一、二等奖各1个,为历年之最。

6.教育技术研究深入开展。进一步扩大了“智慧课堂”教学中心组和研究组,新增了小学科学、思品学科组,中学语文、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学科组,中小学艺体、综合学科组,并分学科开展了20次智慧课堂研究组研讨活动,积极推进基于“未来教室”的智慧课堂教学方式创新。分别举办了2018年昆山市中小学、幼儿园教育技术应用带头人和能手的教学展示活动。开展了2018年昆山市“智慧课堂”观摩研究活动,展示2018年昆山市智慧课堂优秀课评比一等奖的课共6节。举办了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教师发展服务网络管理平台的建设研究》阶段成果研讨活动,活动期间展示了两节课题研讨课并针对课进行点评,之后针对课题中期评估准备进行了课题研讨活动。12月份,完成了该课题的中期评估。另外,今年组织开展了第二批昆山市教育技术应用带头人和第六批教育技术应用能手评选,共评选出教育技术应用带头人9人,教育技术应用能手35人。

当然,我市教育技术工作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还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网络安全问题日趋严重,人防、技防和物防缺失,随时随地存在被黑客攻击、篡改、挂码等网络安全问题。2018年我市被省级及以上通报安全事件23起,占苏州大市12.04%,位列第二;二是智慧教育云平台的使用效益依然存在校际差异,个别学校至今没有启动推广使用工作,应用即建设的理念有待进一步加强;三是学校行政的信息化领导力,教师的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予以高度重视,并逐步加以解决。

二、2019年工作思路

(一)指导思想

2019年教育技术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推进教育大数据建设和智慧校园建设为抓手,以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为重点,以深化应用、融合创新为核心,聚焦信息化基础支撑能力、供给服务能力、队伍应用能力、创新发展能力和应用保障能力的提升,深入开展各项教育技术工作,有效促进教学模式创新、教育服务创新和教育治理创新,实现昆山教育信息化的持续高位发展。

(二)主要工作

1.优化环境设施,提升信息化基础支撑能力

提升教育专网及数据中心建设水平。对昆山教育专网进行升级改造,破解专网汇聚端和中心端的传输瓶颈,提升教育专网骨干带宽和互联联网出口带宽。对现有教育数据进行全面梳理,加强基础数据的安全管理和学生历史档案的查询变更管理。同时,建设区域无线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完成基础数据平台与学情采集分析平台、图书管理平台、新高考排班管理平台、苏州线上教育中心以及省有关疾病防控平台的对接,充分发挥基于大数据的各类教育平台的数据共享与应用。进一步建设专业化的管理和运维体系,增加第三方驻场服务人员,为资源和管理平台的高效运行提供有力支撑。继续做好96296呼叫中心、QQ群、微信公众号等途径的技术服务和相关培训研讨活动,让平台融入到常态管理与教学中去,真正为管理者、教师、学生和家长提供优质技术支撑服务,以充分发挥智慧教育云平台的使用效益。

提升校园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规范实施校园信息化项目建设,进一步推进校园智慧环境建设。利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升级改造校园网络环境。无线网络覆盖主要教学、办公、活动场所。公共服务区域配备为师生提供信息化服务的公用终端,并构建基于信息技术的校园文化环境。加快直播录播教室和“未来教室”的建设,力争公办中小学“未来教室”覆盖率累计达到50%。积极推进移动学习终端建设,加快建设以机器人、人工智能、物联网、3D打印等新型装备为支撑的中小学创新型实验室。

提升教育网站群建设与服务水平。引入竞争机制,尝试与更多的优质站群建设服务商签订本地化服务协议,以便提供更多更好更安全的服务模式。力争在上半年,将剩余的网站全部纳入教育站群集中管理,实现对所有教育网站的集中统一管理、统一防护、统一监测,从根本上解决网站管理不到位以及被动防护、屡遭篡改攻击等突出问题。

2.丰实平台资源,提升信息化供给服务能力

完善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功能。一是继续实施智慧教育项目,加快新高考背景下的选课排课系统和中小学阅读素养提升管理等模块的开发。同时,继续深化基础数据平台和四大网络学习空间的功能,改造招生入学、教师招聘、教师业务拓展、学生健康管理等系统。二是配合昆山“城市大脑”建设,深入开展“互联网+教育服务”,利用多种信息化渠道提供教育便民服务。年内,建设苏州线上教育中心昆山分中心,整合区域数字教育资源,打通线上线下学习环境,面向全市中小学共享苏州大市范围名师课程资源,实现在线课程的全免费。

丰实基础教育优质教学资源。一是继续购置电子图书、电子期刊、学科配套教学资源等通用资源。二是开展第三批基础教育微课资源征集评比活动,形成多学科、主题鲜明的系列微课,并上传优质获奖资源到智慧教育云平台,供全市师生共享使用。三是继续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征集汇聚一批优质精品课程资源。四是以“教育发展共同体”为载体,推进城乡学校网上结对,促进城乡学校之间备课同步实施,教师同步研修,资源同步共享。五是推广语音学习数字资源的使用。做好秋季义务教育阶段免费语音教材的发放工作,全面开展网络语音学习平台的应用、运维和推广。

拓展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深度与广度。依托智慧教育云平台,全面推进实名制网络学习空间的建设与应用,有效改善学校间使用不均衡的现状。重点在高中、初中阶段推广利用网络学习空间开展网络学习、网络备课、网络教研、资源共享、家校互动、综合管理、监管监测以及评估评价等方面的应用,探索空间的规模化、常态化和深层次应用的机制和模式,努力让智慧教学、智慧管理和智慧服务成为教育新常态。

3.强化应用实践,提高信息化队伍应用能力

举办教育技术应用培训。在推进校本培训的基础上,面向校长队伍、教师队伍、和网管员队伍组织开展智慧校园建设应用培训、线上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提升培训、智慧课堂教学实践应用研究培训、网络安全管理员培训以及智慧教育云平台应用培训等5大市级培训活动,预计受训人数达5000人左右。

组织教育信息化应用大赛。组织开展中小学幼儿园信息化教学能手优秀课评比、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中小学教师微课竞赛、校园电视节目评选、多媒体教育软件比赛、中小学校园网站评比和“未来教室”课堂教学评比等各类教育信息化大赛,通过教师的应用实践,来提升自己的教育技术应用能力。

开展教育技术应用展示活动。组织开展中小学学科整合类教育技术应用带头人和能手的教学展示活动,充分发挥带头人及能手的示范引领功能,带动更多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促进广大教师的专业发展。

加强教育技术课题研究。扎实做好“十三五”教育技术课题的应用研究。通过课堂观摩、专题培训和专家引领等方式,进一步总结提炼课题研究成果,顺利完成有关课题中期评估或结题评估工作。

提升中小学生信息素养。在开足开齐信息技术课程的基础上,借助人机交互、物联网、3D仿真、3D打印、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等技术,大力推进STEAM教育、创客教育等新型教育模式,提升学生的信息化学习态度、兴趣和能力,培养合格的“数字公民”。

4.注重示范引领,提升信息化创新发展能力。

推进智慧校园创建活动。今年,将开展第二批智慧校园创建工作,力争新增30%的公办中小学建成为苏州市三星级智慧校园。各校要将“智慧校园”创建作为推进教育现代化、提升办学品质的重要引擎和抓手,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创建会议,认真研读《苏州市智慧校园星级评估体系》和《江苏省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指标体系》,摸家底,找差距,及时制定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创建时间、目标和任务,积极做好创建申报和迎评准备工作。

扩大智慧课堂应用试点。继续开展数字化学习环境下的智慧课堂项目试点研究,及时将新建“未来教室”的学校纳入智慧课堂项目管理,引导有关学校师生围绕大数据、微课、翻转课堂等新概念、新技术,在数字化学习的课程建设、教学评价和学习管理模式等方面做出不同程度的尝试和创新,以探索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智慧课堂学科中心组和协作组的业务指导功能,定期开展本学科的“智慧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同时,定期开展基于“未来教室”的智慧课堂教学培训、课堂教学竞赛和教学展示活动,促进未来教室的深入使用。

推进教育大数据应用创新。继续推进学情采集分析系统在中学阶段的推广应用,通过对学生学业数据采集和诊断分析,以资源推送、精准讲评、个性化辅导为手段,实现精准教学和精准作业,从而切实提高学习效率。继续加强对智慧教育云平台积累的数据挖掘和分析,利用大数据开展教育的监管监测、评估评价和趋势研判,为解决规范招生、消除大班额、疾病防控以及学校综合评价等教育治理难题提供决策依据。

遴选信息化创新应用案例。开展学校信息化创新应用案例遴选工作,挖掘学校运用信息技术,在创建智慧校园、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构建新型教学模式、提高教育管理水平,或在课程建设、学科教学、教学研究、队伍建设、学生发展等一个或多个方面,有创新、有特色、有成效的优秀应用案例,并加以培育、提炼和推广,以点带面、示范引领,激发学校、师生信息化创新应用的活力。

加强教育信息化宣传报道。加强组织策划,做强正面宣传,充分利用各类媒体,特别是新媒体手段,通过多种方式,深入宣传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要部署、重要举措、重要成就,充分展现我市信息化工作创新经验,做到精确选题、精心策划、精准投放。继续做好有关教育信息化杂志的组稿及发行工作,增加省市教育门户网站的信息发布量。继续开展中小学校园电视台的建设和应用,年内确保50%以上的学校建有校园电视台,并充分运用影视资源开展德育教育工作。

5.健全安全体系,提升信息化应用保障能力

明确网络安全责任。进一步加强对《网络安全法》的宣传贯彻,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管理原则,落实网络安全责任制和问责制,确保领导到位、责任到位、机构到位、人员到位、经费到位和措施到位。网络安全工作情况将作为学校综合考核的重要内容,发生重大网络安全责任事故的,按照有关规定严格追究相关责任。

强化网络安全防范。明确网络安全工作重点,对承载核心业务和数据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实施重点保护。在严格落实既有网络安全防范措施的同时,加强安全运维和内部风险管控,强化接入管理,关闭或删除不必要的应用、服务、端口和链接,做好勒索、挖矿病毒检测和阻断,重点防范系统间、业务间关联风险,严防连锁连片式网络安全事故发生。对已废弃网络系统应及时关停或下线,对试运行系统加强管理,严格访问权限,防止管理死角,对存在重大隐患无法完成整改的网络系统,一律临时关闭,待整改到位后再上线运行。

完善安全应急措施。加强网络安全监测、信息收集及分析研判,及时预警可能的问题和隐患。制定完善应急预案,确定技术支撑队伍,明确应急处置流程并组织预案演练。加强值班值守,在重要时期,重点部门、重要岗位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保持通信联络畅通,及时发现和处置网络安全事件。

加强网络安全检查。在公安部门、市委网信办和上级教育部门的指导下,对全市所有学校开展网络安全培训和网站信息安全检查,提高学校网络安全防控意识和安全防控能力。

 


2019年9月16日 16:18
网站首页    教育技术    通知公告    昆山市2018年教育技术工作总结及2019年工作思路